河北新闻网2月5日讯(宋娜)今天,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金在张家口赛区诞生,向全球观众展示奥运“荣耀时刻”的颁奖广场备受瞩目。
位于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内的张家口奥林匹克颁奖广场(以下称“张家口颁奖广场”),背靠冰雪小镇、面朝太子城高铁站,在三个颁奖广场中运行时间最长、颁奖任务最多,分别承担冬奥会49个项目和冬残奥会44个项目的颁奖仪式,且全程由OBS(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)进行全球直播。
为了将各国运动员的“高光时刻”清晰、及时地传向世界各地,来自中国联通的通信建设保障团队抱着“精精益求精、万万无一失”的信念,不惧挑战、攻艰克难,在小镇上谱写了一首雄浑激昂的“交响曲”。
信念坚定,“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”
张家口颁奖广场占地1.2万平方米,建有主舞台、媒体中心、OBS办公区、主控塔、“冬奥大家庭”、综合办公区、安保指挥部、贵宾室、交通调度室、导演室、演员候场室等功能区,通信建设保障工作主要包括数字专线、WIFI、POC、室分、固话、有线互联网、有线办公网、“媒体+”、应急通信等内容。
“低温、多风的环境,多工种交叉施工,给施工现场的保护带来挑战,线缆的韧性、强度都会受到影响。”张家口颁奖广场通信保障团队通信经理蔡海波介绍说,通信建设属于场馆的收尾建设内容,要等土建、电力、槽道等都具备条件后才能开展工作,留给团队的建设工期很短,而且这是团队第一次负责如此重大的国际赛事。“时间紧、任务重。但是大家坚信,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!那段时间,我们从早到晚在施工现场盯守,只要具备一点通信施工条件,就推进一点建设……”
2021年12月中旬,施工正式开始;2022年1月初,正式交付验收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蔡海波带领团队拼精力、比耐力,靠一股不服输的精神齐心翻过了这座“山”,在工期短、要求高的情况下,保质保量完成了张家口颁奖广场的通信建设任务。
蔡海波(左)与同事赵显威在张家口颁奖广场对通信线缆进行巡检。河北联通供图
不辱使命,“异地过年”也温暖
早上7点50分从多乐美地大本营出发坐班车,8点30分到达21公里外的太子城冰雪小镇,开始一天的工作,日常巡检、解决各部门临时通信需求、配合各项演练……进入赛时保障阶段,苏彦珲和团队同事几乎每天如此,周而复始。
35岁的苏彦珲是蔡海波团队的一员,也是一名“老通信人”,2021年因为“相约北京”测试活动没能回衡水老家过年,今年更要等到3月份冬残奥会结束才能回老家,上二年级的儿子只能托付给妻子和老人,“每隔四五天我就会跟家里通个电话,家人都理解。媳妇在衡水市三院进行防疫值班,家里确实比较紧,但我们俩都义无反顾,互相鼓励。春节前,集团领导对家属还进行了慰问,我心里挺温暖的。”
与家人的数月分离,只为了心中那份责任与使命,苏彦珲和伙伴们的付出与努力没有白费。
“因为要向全球直播,所以网速要够快,OBS要求现场网络上行速率在60M以上,我们现场实测可达到100M;因为要照顾舞台效果,线缆铺设一定要美观,我们就跟各个工种打配合,提前设计好槽道内的通信线缆预埋方案,让线缆‘入地’。”苏彦珲自豪地说,交付验收后的张家口颁奖广场,在通信保障方面可谓“颜值”与实力并存。
“老党员王玉强脚伤还没完全恢复,就跪在地上布放线路……马林飞快地剥着皮线、做着水晶头,放在旁边的水杯还是满的,半天也没顾上喝一口。刘小红、闫淑娟两位女同志心细如发,逐个梳理场馆通信资料,一直忙碌到深夜……”在苏彦珲1月29日的《冬奥日记》里,一个个不畏辛劳、不计得失的“冬奥人”形象跃然纸上。
“我们有信心、有能力完成这次通信保障任务,‘精精益求精、万万无一失’,从一开始就渗到了我们的骨子里。”